招就处 李岩
当全国顶级A类赛事——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决赛的金奖证书交到杨蕊同学手中时,这个来自药物与化工学院的姑娘,让人们看到:陕西农林职业技术大学以职业规划大赛为镜,照见的是职业本科教育“学有真技、业有优路”的硬核实力。为什么这所职业本科院校值得优选?答案就藏在这场全国大赛的“金奖密码”里。

答案一:以赛验学——学科建设的“真功夫”
职业本科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学用结合”的硬核学科实力。杨蕊同学的金奖之路,从不是偶然——她的职业规划方案被评委点赞“紧贴产业、实操性强”,背后是学校“三维进阶式”培养体系的支撑:从职业规划必修课打牢基础,到多个校企实践基地的岗位实训,再到企业导师指导的模拟路演,每个环节都紧扣“真实岗位、真实任务、真实评价”。 这正是学校学科建设的缩影。作为职业本科院校,学校聚焦“农、林、水、建、理、工、管、经”等关键领域,构建起与产业需求高度匹配的专业体系,让学生在“课堂学理论、赛场练技能、企业验成果”的闭环中成长。职规大赛的舞台,不过是这些日常教学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毕竟,能培养出全国金奖选手的学科,必然经得起产业和市场的双重检验。

答案二:以赛促教——产教融合的“真功夫”
职业本科的育人智慧,藏在“校企共舞”的协同机制里。杨蕊的获奖,离不开学校创新的“双导师制”——专业教师夯实理论根基,企业HR点拨岗位需求,这种“校内+校外”的联合培养,正是学校深化产教融合的生动实践。 学校将企业评价标准、典型职业案例直接转化为教学资源,让课堂内容与岗位需求“无缝对接”。就像药物与化工学院的课程,会根据合作企业的最新生产工艺动态调整实训项目,这种“赛教融合”的模式,不仅让学生赢在了职业规划的起点,更让他们在毕业时就能快速适应岗位——毕竟,当教学内容跟着产业转、跟着赛事练,培养出的人才自然“上手快、留得住、发展好”。

答案三:以赛助业——就业保障的“实功夫”
职业本科的口碑底气,来自“就业无忧”的扎实成效。对考生和家长来说,最关心的莫过于“毕业后出路如何”。职规大赛给出了响亮的答案:通过“赛事-实习-就业”转化通道,2024年至今已有3700余名学生落实就业意向;校院两级举办专场招聘会1900余场,提供岗位8.7万余个。 这些数据背后,是学校“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就像杨蕊同学,在备赛过程中通过企业导师对接了心仪的生物医药企业,毕业后直接入职研发岗位。学校还与众多行业头部企业建立长期合作,为学生铺就从“校园”到“职场”的快速通道。更重要的是,作为职业本科毕业生,学历效力与普通本科一致,可考研、考编、出国,升学就业“两条腿走路”,未来发展有无限可能。
从杨凌走来,向未来奔赴。陕西农林职业技术大学用职业规划大赛的金奖证明:职业本科不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而是为有志于技术技能领域的学子铺设的“成长快车道”。这里有硬核的学科实力、深度的产教融合、扎实的就业保障,等你来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职业故事!
